從概念上來說,傳統存儲指的是硬件廠商的SAN或NAS存儲,由雙控制器或多控制器帶著若干磁盤組對外提供塊、文件服務;分布式存儲指的是通過分布式存儲軟件將若干X86服務器的內置硬盤組合成一個大的存儲空間,對外提供塊、文件、對象存儲服務,它們之間的對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:
從性能上來講,存儲性能主要體現在幾個參數,IOPS、吞吐、時延,分布式存儲是橫向擴展的,隨著服務器臺數增長,性能和容量可以線性增長,這里如果臺數足夠的話,可以堆出遠遠超出傳統存儲的IOPS和吞吐,但是通常時延相對傳統存儲比較高,這個和分布式存儲的寫入原理有很大關系,即使有些廠家優化的比較好,但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(當然有公有云廠商,通過IB網絡+RDMA網卡+內存緩存方式性能相當好看這種除外,通過高容量UPS即使機房斷電也能保證內存中緩存數據寫入到持久化硬盤中);而傳統存儲的性能跟出廠時的控制器配置關系很大,出廠后很難做出比較大的改善,但是傳統存儲可以采用高性能的Nvme SSD全閃存儲,堆出很高的性能,IOPS、吞吐、時延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數值。
從穩定性上來講,傳統存儲技術已經在企業生產環境當中檢驗了幾十年,相對比較穩定,而分布式存儲軟件雖然從原理上來講是比較可靠,但是萬一有bug,可能會導致整個存儲集群crash,數據丟失;
從數據可靠性來講,傳統存儲靠RAID保護,而分布式存儲靠副本保護,RAID保護的故障域相對有限,比如RAID5,有可能壞掉2塊盤,或者2盤柜就會導致數據丟失,而分布式存儲的3副本,可以允許壞掉2塊盤或2節點。另外從恢復的角度來看,傳統RAID恢復較慢,而且不能控制恢復過程,恢復過程中業務影響大;而分布式存儲恢復相對較快,有些可以控制快速恢復和慢速恢復,慢速恢復時對業務影響不大。
從擴展性來講,分布式存儲原理是橫向擴展,可擴展至EB級,而傳統存儲受限于存儲控制器性能,一般最多只能到PB級
從可管理性來講,傳統存儲硬件是黑盒子,客戶對于其內部了解程度不高,通常由廠家來維護,而分布式存儲是由標準的服務器節點構成,而且管理UI相對簡單易用,可管理性強;另外傳統存儲一旦過了服役周期,上面的數據遷移到新存儲通常影響業務風險較高,而分布式存儲替換相對較為簡單。
從使用場景來講,傳統SAN存儲更適用于金融、醫療、企業當中數據庫類的業務,對于存儲穩定性要求高,且容量要求不高的場景;而分布式存儲則適用于存放非結構化數據,存儲容量需求大的場景。分布式存儲可以在一個UI中統一管理塊、文件、對象存儲,適用場景更多,企業可以利用分布式存儲構建一個統一存儲,而傳統存儲則只能分別提供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文章轉載自:CSDN
關鍵詞標簽:海量存儲 文件存儲 分布式存儲 國產存儲 私有云 企業級存儲 軟件定義存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