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2-09-24 來源:本站
隨著 “東數西算” 全國性大工程的全面啟動,數據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。而隨著5G、AI、云、IoT等技術發展,非結構化數據呈現指數級增長,逐漸在企業的生產業務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。
傳統集中式存儲煙囪式的部署模式,在擴展性和管理上的難題日益凸顯。分布式存儲,以橫向擴展的模式,讓不同類型的數據實現了以“融合統一”打破不同類型存儲間數據孤島的愿望,高效支持各類創新業務和應用以統一的方式創新進步,成為新存儲時代的發展方向。
熱議:異構數據暴增,存儲行業面臨新挑戰
數據存儲家族包括傳統存儲以及分布式存儲等多個細分產品。雖然這些存儲兄弟們都有不錯發展,但增長速度不同。
談及市場,賽迪顧問業務總監高丹說,“2021年,分布式存儲和云存儲在量和銷售額方面的增速分別達到30%和20%,相較于傳統存儲的20%和8%,分布式存儲遠遠勝于傳統存儲?!?。
為何分布式存儲更受歡迎?中科天璣區域拓展部總經理劉維秦的分享讓我們管中窺豹。他表示:中科天璣平均每天需要采集1億條數據,而且這些數據大多是圖片、視頻類的非結構化數據,但傳統存儲在擴展性和數據的統一管理等方面都不太適用。
但面臨各行業海量異構數據的暴增,分布式存儲同樣面臨著不少挑戰。對此,嘉賓結合實際部署情況,總結出四大挑戰:
挑戰一,海量數據增長聚集。據全球知名咨詢機構IDC預測,2025年,全球數據量將達到175ZB,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31.8%。中科曙光存儲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新鳳表示,企業需求從五年前的幾PB,增長到如今的幾十PB,甚至上百PB,未來將擴展到EB級。而其中非結構化數據為主要增長類型,IDC同樣預測到,截止2023年,全球文件和對象數據容量增長3倍。容量不簡簡單單是設備的增加,為存儲帶來的技術難度是呈指數級增長的。
挑戰二,異構數據的融合。能對5G、AI、區塊鏈等新技術有更好的支持,就需要統一協議的支持,打通從數據的采集、應用、分析到歸檔的鏈路,做到異構數據的融合;比如,滿足大文件存儲、流式數據訪問的HDFS協議;滿足跨平臺文件共享服務、遠程容災備份的NAS協議;適合存儲海量圖片、視頻、日志文件的S3協議。
挑戰三,存儲需深度支撐應用。存儲系統想要發揮價值,必須適應場景。比如,目前云原生將成為市場主流,存儲系統就必須滿足云原生應用需求。對此,張新鳳強調到,“存儲系統想要更好地支撐應用,就必須進行深度定制?!?
挑戰四,安全綠色成硬性要求。東數西算、“十四五”規劃等國家戰略,對數據存儲設備提出更高的要求。張新鳳指出,東數西算要求數據流通更高效、數據應用更智能、數據存儲更安全、存儲設備綠色節能。